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颜维 彭宏)“这是房屋钥匙,你拿好。”近日,涟源法院成功执结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,将一处不动产的房屋钥匙顺利交到买受人手中。
本案中,被执行人刘某以自己名下的一处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房产向银行抵押贷款670万元。因无力偿还债务,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。法院经审理判决,刘某应向银行偿还借款本息1000多万元。后被执行人未履行上述判决所确定的给付义务,银行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
执行过程中,法院依法对该房屋进行了拍卖,但原房东梁某强占了该房屋,并将其分租给6户居民及4家个体工商户用于居住、生产经营和仓储,导致执行工作陷入困境。
“因与刘某合作,我将房子过户到他名下,本想一起赚钱,没想到亏得血本无归!现在房子被拍卖,我实在不甘心!”见到第一次来张贴腾房公告的执行干警,梁某的情绪激动,甚至撂下狠话。
“执行工作不能冷冰冰、硬邦邦的机械式办案,得把法理讲透、把情理说通。”面对梁某的激烈对抗,执行干警先后20余次上门沟通,向梁某详细释明相关法律规定,并邀请当地乡镇的法律顾问为其提供免费法律服务,逐步化解梁某的对立情绪。经过用心沟通,梁某表示愿意配合执行,自行搬离该房屋。
由于房屋楼层较高、面积较大,需要清理的财物极多,工作量空前,且涉及案外人众多,执行局多次就该案召开专题会议,深入研究案情、精心谋划部署、制定执行方案。针对租户们的不同情况,执行干警逐一上门做工作,耐心释法说理,协调租房问题。考虑到搬迁可能引发的生产经营风险,执行干警积极协助个体工商户寻找合适的生产用房,避免因搬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。同时,为进一步缓解租户的经济压力,执行干警还组织被执行人刘某、梁某、申请执行人三方协商,从拍卖成交款中提前拨付资金用于支付部分搬迁费用。
经过近一年的攻坚克难,梁某和租户们最终主动搬离了涉案房屋。交付当日,执行干警与买受人对房屋进行了逐层逐屋勘测。在确定房屋具备交付条件后,执行干警为买受人办理了交付手续,房产正式交予买受人。
涟源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洪毅表示:“执行工作既要体现‘法律权威’,更要传递‘司法温度’。涟源法院将继续加大执行攻坚力度,兑现胜诉企业的合法权益,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力量。”
责编:王彩英
一审:曾金春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